废青
如果问大家,二〇二三年五月十二日是什么日子,恐怕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是俄罗斯的胜利日吗?不,那是五月九。是端午节吗?自然更不可能。实际上,十五年前的这天,一场地震就发生在汶川。笔者提到这件事,不想无病呻吟、故作清高,而想借此引发关于“废青”的思考。
前段时间,笔者的一位朋友D讲述了她的亲身经历。D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邀请到汶川某所中学向同学们作心理演讲。来之前,D充满了憧憬,“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演讲结束后,校长挽留她观看学生们的活动——地震逃生演习,模拟的就是当年的汶川大地震。D本以为所有人都会对那年的灾难怀着敬畏之心,然而当她看到中学生们一个个嘻嘻哈哈,有说有笑地跑向操场的时候,她的心里是五味陈杂的。她回到家以后这样形容当时的场面:“哪有吊儿郎当的英雄?”
这件事对笔者的影响很大。一位青年,连自己家乡的历史都不记得,我们还能指望他记得什么?知识?祖国?学习再多的知识,可是忘了本,一切知识都会化为空谈,无法付诸实践;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还有什么脸面自诩“爱国人士”?现在我们常常强调“牢记历史,开创未来”,如果中国的青年忘记了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忘记了国耻,还拿什么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思想觉醒的开始,难道一百年后的中国青年要在不思进取中堕落下去吗?看看现在的社会吧,学生不愿努力学习,工薪族不愿埋头工作,不仅如此,还大言不惭地指着那些勤奋的人的鼻子嘲笑他们“傻子”、“做作”,这就是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青年吗?
时代号召青年奋进,国家发展需要青年,可是当代青年难以扛起这担重任。试问,我们有多少大一的学生在两个月内把高中三年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更不用说甚至大部分本科即将毕业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在大学学过什么!如果学生连知识都不记得,谈何实践?顶着空荡荡的大脑,想要把自己“应该”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简直是玩笑!“学了不等于会了,会了不等于能用”,把知识变为现实的唯一途径只有工作,而工作中又必然包含着人际交往——一门是每个青年都应该掌握的艺术——可是反观青年群体,“社恐”不在少数,多少人故步自封,深陷自己的“小世界”无法自拔?如果一个国家的青年都甘愿做“废青”,那么一切希望都是遥遥无期。
“废青”这个词的产生是有原因的。这个时代的青年不比当年,大肆“躺平”,责任在谁?学过高中生物的人都知道,生物的表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也是如此,其是人的思想的主观内因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客观外因的双重塑造下的产物。我认为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青年自身,二是教育体系,三是社会问题。
“废青”的形成,必然源自青年自身的妥协和放纵,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只要部分青年还没有放弃他们那可怜的得过且过,苟且偷安的论调,就永远不可能彻底解决“废青”这一问题。而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青年的消极思想,就必须从教育和社会风气两个方面入手。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和社会同样存在严重的漏洞,这势必影响青年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这种漏洞其与“废青”的产生是脱不开干系的。
笔者接受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所见所闻都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之类的口号,见过了太多人在学校浑浑噩噩如年度日,回到家酣畅淋漓日夜不息。“废青”之所以“废”,原因就在于病态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请读者自行思考一下,产生这种病态的外因是什么。笔者认为避而不谈教育是不现实的。
什么是教育?笔者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一名真正的“人”。如果非要冠以教育“应试”之名,则是对它的贬低,对“人”这一定义的污蔑,无论通过考试对学生的选拔多公正,也终究只是片面的公正。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十几年前就在提的“素质教育”,时至今日也只有很少的地区真正落实了。谁都明白,从单一知识层面向全方位拓展是十分困难的事,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难就放弃,如果大家都不去实现它,素质教育是绝对不会某一天自己突然就实现了的。笔者希望,未来中国的教育体制可以迈向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内卷”的压力,驱散“废青”的邪气,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
与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教育不可能做到完美,评判它成功的标准其实很低,只要有百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受教育者在回看自己曾经接受的教育时,能够对其给予肯定的评价即可。可是它真的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吗?一代代教育家耗费毕生的光阴,就是在追求理想中的“万分之一”。拿二零二二年河北省的高考来说,参考人数超过六十万,真正能在未来中国的广阔舞台上大展宏图的能有几个?自一九七八年恢复高考以来,历年考生总和想必已经过亿,又有多少人能实现自我价值升华,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在“废青”的浪潮之下,教育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大家喜欢空闲时刷视频的话,一定会知道今年有一集视频火爆全网,叫《二舅》。视频的最后部分,衣戈猜想设想他的二舅如果考上大学将会怎样,笔者久久不能忘怀。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对二舅复杂的情感,更是这个社会的变化。
衣戈猜想是一个北漂,他的生活是无数当代青年人的代表,从他的言语之中,不难窥见一个普通青年对实现梦想的无力。大城市光鲜亮丽,充满机遇,没错,但是它留给我们的往往只有黑暗的一面,青年为什么会“精神内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社会问题导致的价值观建设一败涂地和无休止的烈度不断增长的竞争。
我常常把现在与七十年前比较,刚刚建国后的十年,人民热情高涨,社会飞速发展,我们暂且不去深究其中的原因,只把两个年代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放在一起做个对比。实话说,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很难分出孰优孰劣,但是我想突出一点,也就是以集体为中心到以个人为中心的转变,是非常奇怪的事。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的社会像一捆柴”,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关系本应该是紧密得联系在一起,试看五十年代,人人以集体为荣,以国家为大义。至今,我们好像逐渐变成了个人主义者,遇事先想自己而不是大家,做事为了自己,也不是集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为了只活在宣传里的一句空话。
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中国在西化,并且毫不夸张的说,这恐怕就是大家都不愿提及的“和平演变”。我并不是排斥西方,只是想提醒大家,失去我们优秀的东西并不加选择地吸收他人的东西,还将其当做“中国特色”,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身处新时代,并不是要批判旧有的一切,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为己用,这样才是正确的态度。几十年来,我们抛弃了很多自己的长处,反而无脑捧起大量别人的垃圾,结果是怎样的?经过长久的畸形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足够扭曲了,足够对青年施以完全错误的价值观导向,“经济上去了,思想还跟不上”正是最好的写照。“废青”就是当代青年群体给我们的一记上勾拳,难道这还不够令我们警醒吗?
既然提到社会,就不得不涉及“内卷”了。“内卷”是最近几年火起来的词,它表示了恶性竞争的含义,这个词很恰当的概括了中国的社会现状:往死里卷。英语中有一个用来形容形容“内卷”的词“peer pressure”,即“同龄人带来的压力”,笔者认为这个词一语中的,简明地点出了“内卷”的实质。以前本科生的就业率还挺高的,可是现在一个本科毕业的学生想找工作都成问题,环顾四周发现别人都在卷,不是读研读博就是学技术写论文,公司凭什么放着优秀的人才不要却要你?这就必然导致先卷带动后卷,内卷之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不必要的竞争加剧,压在青年头顶的石头从千斤增长到了万吨,等到青年不堪重负的时候,就会通过罢学怠工报复社会,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后果可想而知。
几年前,逛知乎上有关青年与社会的帖子,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代大多数青年是否是失败的”,回答已经记不清了,但问题本身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越深入调查实际,就越发觉当代青年处境之艰难。高中生要高考,大学生要考四六级、写论文、考研,“社畜”要上班糊口,还得为人生谋发展。谁不难?大难打磨下,青年的意志“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只剩幻想还在苦苦支撑他们空虚的精神。我们可以武断地说中国青年是失败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有志青年慢慢变成“躺平”青年,似乎也不全是青年的错,或者说这种失败是部分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总要进步的,青年总要再站起来的,同时,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总有一批“奋青”负重前行,把他们一棍子打死是错误的。我想说的是,青年不该永远失败,也不该自甘失败,今天失败了,明天站起来继续追梦,人总是要向前看的。身为青年,惧怕失败的是懦夫,破罐子破摔的是蠢夫,成于失败的是智夫,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智夫,青年才能握紧历史的接力棒,走好新的伟大征程。
当我回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看到的是不曾想过的景象:无论摆在面前的是多么大的困难,中国青年们总能战胜之——青年懂得自己的“本”在哪里,青年在与贫弱决裂时充满了血性。中国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民族的脊梁——时代以它发展的需要赋予青年宏大的使命,也只有青年才能担起这一重任。老一辈人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句话是没错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经过无数大大小小的磨难,不也活的朝气蓬勃吗?先辈们靠的不是历史的偶然性,而是中华民族的老本。现在我们已经快要忘记“本”了,诸位青年们,是时间重拾起它了!
李大钊说:“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由衷的希望有一天,“废青”这个词永远地消失在你我之间,记入词典,成为一个古语。可以预见的是,在看到曙光之前,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黑夜在等着我们,不过不要怕,“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最后,我想用鲁迅的一句话作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想,如果“迅哥”看到现在我们的样子,他一定也会再提起这句话的。